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东坡夜里看海棠,睹物思人,想起了发妻王弗? 文澜珊

摘要: 东坡夜里看海棠,睹物思人,想起了发妻王弗?文澜珊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东坡夜里看海棠,睹物思人,想起了发妻王弗?/...

东坡夜里看海棠,睹物思人,想起了发妻王弗? 文澜珊

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东坡夜里看海棠,睹物思人,想起了发妻王弗?/文澜珊

文学这条路,需要专注,需要万缘放下。但实际情况,为了生计,我们无法将全部心思倾入其中。于是,这条路,走起来便很坎坷。有时候,会感觉对不住文学;有时候,又感觉对不住工作;更多时候,深感对不住家人。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分配时间古往今来都是个难题。这道题对我而言,依然没有破解。

言归正传,学习东坡先生的诗词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然而,看到还有好多首经典诗词,尚未翻译,所以,并不打算就离开宋代与苏轼作别。还是要继续跟东坡先生继续讨教诗词。今日学一首东坡先生的《海棠》,看看除了菊花,海棠在他眼中是何形象?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我的理解和翻译:

(海棠花)在春风轻拂下,摇曳着身姿,泛着光辉,香气扑鼻,浸润在雾气蒙蒙中,月光渐渐(从院中)移到了回廊;

只怕夜深以后,海棠花睡去,所以点了高高的烛台,以便照着她可人的盛妆。

深度解析:

虽说东坡先生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可看看这首诗,写的竟是如此婉约柔情。把那满树的海棠花,拟人化为一个美丽的姑娘。

月辉洒下,照着美丽的海棠花,异常光辉夺目。夜晚,雾气朦胧,海棠花芳香四溢,明媚鲜妍,婉如带着盛妆的女子,更加美丽动人。忍不住,点了蜡烛,久久地驻足欣赏她的芳容。

东坡先生的诗句,脱离了海棠花的具体形状,却抓住了它的神韵,描绘得如此传神。让人对海棠花,生了好奇,是何等姿色的花,竟能引得东坡先生点着烛台去凝视,连我也想再细细看看海棠花了。

可惜,“好花不常开”,只能等到明春去了。

据说这首诗写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被贬黄州若干年。很明显,他的心情已经调整了过来。这首诗写得活泼可爱。大有一种夜里,喝了酒,借着皎洁的月光赏花的样子。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东坡先生引用了唐玄宗李隆基形容杨贵妃的典故“海棠睡未足”。可以想象,抛开伦理纲常,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还是有几分真意的。贵妃喝醉了酒在屋里躺着睡着了,唐玄宗进来了,丫鬟要叫醒贵妃,唐玄宗说了句“海棠睡未足”,不用叫了。大概是坐在贵妃身旁,又仔细看了看他宠幸的贵妃,醉酒的样子也是那样迷人。只是这几个字,却深刻体现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溺。

由此可见,东坡先生夜里看海棠的时候,大概也想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之间的故事,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既是爱情故事,苏轼自然也会联想到自己的爱情吧。挚爱的发妻王弗,已逝20年。想必,在他的内心深处,这份深情一直历久弥坚。

海棠花,素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甚至“花中神仙”的尊称,而海棠花的花语有游子思乡、离愁、温和、美丽、快乐之意。从花语看,东坡先生大概不仅仅是在写花。也在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毕竟离开故土很多年,如他这般重情重义的人,自然会思念亲人。而此时的他,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砺,性子已然变得温和,再不似从前那般慷慨激昂,棱角分明。虽然被贬谪年,归期无望,但对于人生,他依然充满了信心,心情也欢快了几多,也因此,他能在这个时候,欣赏到海棠花的美。

人与每一种事物的相遇,大概都是同频共振。只有同频的时候,才会相遇、相知、又相惜。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文澜珊#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苏东坡一生的三段感情,用情至深,无奈晚年还是孤苦无依

苏东坡一生有过三段感情,苏东坡与发妻王弗相识时,还只是眉山一个没有功名的才子,只可惜王弗早逝。后来东坡又取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或许是命犯桃花吧,王弗也没能陪苏轼都最后。四十五岁那年,苏轼又娶了自己曾经的婢女十八岁的王朝云。

那么在这三段感情里,苏轼最爱的是谁呢?斯人已逝,我们不妨去他的诗词中找找答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们读苏轼的诗词发现,苏轼早年的诗词都是暗含雄心壮志,到了晚年,经历了风雨漂泊之后,诗词处处透露着一种豁达与释然。这首词是苏轼诗词中难得的比较伤感的词。

此时的苏轼已不在是当初那个少年,曾经陪伴左右的红颜伴侣王弗离开了他十多年了,但是心底的那一段情苏轼却从未放下过,正像仓央嘉措说的“这么多年你一直幽居在我的伤口,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身边还有王闰之陪伴,他并不缺少一个生活的伴,可是却无处诉说凄凉,足见在苏轼心里王闰之并非那个可以和自己交心畅谈的人。

眼前人或许是爱的人,但不是心上人,苏轼的心里始终记着那一段加冠之年的情感,纵然此时在梦里相见,恐怕也早已是陌路,也只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才子佳人古难全,王弗陪伴苏轼九年不幸去世。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薄命的苏轼,第二位夫人也走在了自己前面,这是苏轼写给二夫人王闰之的一首词。从中看不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样的伤痛。

或许是生活的起伏,和王弗的去世,让苏轼看淡了很多尘世之事,所以变得豁达,不再那么悲痛。又或者是,苏轼此时只有伤,替王闰之的不幸而伤感,可是却并没有太多痛,毕竟在他心里王闰之可能始终没有王弗的分量重。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苏轼多么渴望在这些枕边人离开的时候,天公能够施以援手帮帮她们,这种看着心上人离开的却又无奈的心情,早已将苏轼折磨的不知道什么才是痛了。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苏轼被贬海南,王朝云随身侍候,此时的苏轼内心满是失望,他不知道为何所有的不幸都降在了自己身上,官场失意,自己所爱又一个个先自己而去。人生不幸有三“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如今苏轼却又承受这中年丧妻的痛苦。

好在有朝云为伴,在那天涯海角的地方,苏轼身边也算是有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

可是谁曾料到,就在王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后,没多久三十多岁的王朝云也去世了。朝云去世后,苏轼悲痛不已一下了上面这首《朝云诗》。一句“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看似回忆王朝云曾经侍候自己,直到后来两人产生感情结为夫妻的经过,其实在忆往昔的同时,却处处流露着对过去的怀念,对佳人的不舍。

王朝云十多岁跟着苏轼,久而久之必定有很多性格上与苏轼相像的地方,苏轼又怎么能够舍得,只可惜他苏子瞻也只是天地一叶舟,在生与死的面前,他也无能为力。

苏子瞻一生风流倜傥,最终到老还是孤苦无依。苏子瞻尽得贤妻,却又丧尽贤妻,这或许就是佛家所说的造化弄人,有时候人还真就胜不了天。

投稿者:苏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