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做不做纪录不是那么死板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方法。如果自己摸索着来,印象会更深刻。我一开始认星座的时候是从北斗开始的。北斗人人都能找到。以北斗为基准去寻找别的星星就容易多了。建议找一个灯光干扰很少,没有月光的地方和时间。带一本星图,拿一个蒙着红布的手电。之所以要带蒙着红布的手电,是因为这样手电的光不刺眼,眼睛看星图和星空都可以。
单从书本上或星座图中所得到的知识与形像,并不能使我们真正的认识星座。每一个星座都必须要一遍又一遍地的反复去观赏,只有经常不断的练习才能熟悉天上的星座。而八十八个星座会在一年中轮流出现在天空中,所以要认识星座并不能一个晚上就了事,而是要一年四季经常观测,才能牢记不忘。在许多认识星座的书中都能找到认识星座的方法,此处就不再赘述。这儿只提几点容易被忽略的小技巧,希望对各位能有些帮助。 一、选择有月光(光害)的夜晚 初学者应挑选一个天气状况不是最佳的夜晚开始认星,因为在天气晴朗而有月光的夜晚或有薄云的状况下,会因为月光的遮蔽作用,将暗星隐藏起来,剩下的就是星座中较亮的主星,也就是在认识星座时应该先认得的星星。都市的灯光或稀薄的云层,也能达到『月明星稀』的效果,但太厚的云层或正在街灯下都会过度遮蔽星光,会妨碍认星的学习。台北市虽然是被公认为光害严重的都市,但对初学认星的人士却是最好的地点,只要不是站在水银灯下,晴朗无云夜晚都是认识星星的好时机。 二、从北天开始 我们居住在北半球,所以北极附近的星座一年四季都在地平线上,入夜之后几乎都能找到因此以北天的星座为基准来寻找其他星座会很方便。例如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在春夏两季都能见到,仙后座在秋冬两季也都能看见。先认识这两个星座,则在任何一个适合观星的夜晚,您都能很容易地找出其他星座,再一一予以认识。。 三、由大的星座认起 大的星座通常都是有亮星的星座,而这些亮星就是明显的特徵,可以做为星座的指标。再加上大的星座通常都有神话故事可供参考,有助于形状的辨识与记忆。因此这些星座在认得后也不容易忘记。小的星座则多由暗星组成,既不易寻找,也难以确认位置与形状,会造成初学者的挫折倦怠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四、参考天文历确定行星的位置 行星对初学者而言是一种讨厌的天体,因为它们会在天球上不停的移动位置,因此星座图都不会标示行星位置;但行星的亮度常凌驾一般的恒星之上,一个星座中若有行星存在,这颗行星经常会成为这个星座中很明显的天体,甚至会成为星座中最亮的天体。这常使得星座的形象无法正确的呈现,初学者也就难以辨认这一个星座。因此要先查阅天文年鉴或天文年历,了解在要认识的星座中是否有行星存在,才能顺利的认得这个星座。 最后建议您在第一次观星时,能找一位认得星座的朋友从旁指导,这会使您能更快地进入美好的星空世界。 观星小知识 天球上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数也数不清,为了便於研究及观测,人们把星空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一区就是一个星座,如同省划分成许多个县市一样,每一个星座均冠予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或器具等的名称。西洋星座最早始於巴比伦时代,到了西元二世纪托勒密(Ptolemy)时他将全天分为四十八个星座,以後陆续增加约四十个,但星座不断地改变与补充,西元1930年国际天文学会公布全天确定列为八十八个星座及星座界线,其中北天二十八个,黄道十二个,南天四十八个。而我国古代是以星宿及星官来划分,其中较重要的是叁垣二十八宿,叁垣指环绕北极和近头顶天空分为叁个区域,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而在环黄道和天球赤道近旁一周分为四象,四象中又将每象细分成七个区域,合称二十八宿,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星座名称。 夜空中明亮的星星多得无法计数,为了区别它们,古代各民族皆对星星加以命名,如我国古代的叁垣二十八宿中的星,以帝王、百官、人物、器具、动植物等名称命名,如天皇大帝、九卿、织女、贯索、?蛇、瓠瓜等。而西方最早从巴比伦人替星星命名,经过阿拉伯人、希腊人等陆续增列,现今大约有200颗恒星有它们的专名,如天狼星(Sirius),织女星(Vega)。 西元1603年德国的贝耶(Bayer)发表着名的星图“Uranometra”中,恒星依其在星座中的亮度,按希腊24个字母的顺序标记,在字母後面附记该星所属星座名,如αOrionis,希腊字母用完後就用拉丁字母(a,b,c……及A,B,C……),另外,英国皇家天文台的弗莱斯德(Flamsteed)鉴於星座中恒星过多,字母不敷使用,因此用数字来表示如32Leo ,数字的次序由星座东至西编排,这样所有的星星都可以有名字了。 星球依据其光谱目前按哈佛天文台分类有七大类型,由於光谱主要反映恒星的温度,所以这种恒星分类是以星温为依据,它们按温度由高而低依次为 O型: 蓝色,表温大於25000度,有离子化氦及其他元素谱线,如猎户伐叁。 B型: 蓝白色,表温11000度至25000度,氢谱线强,中性氦谱线明显,如室女座角宿一。 A型: 白色,表温7500度至11000度,氢谱线十分强烈,无氦线,如大犬座天狼星。 F型: 黄白色,表温6000度至7500度,氢线转弱,钙线十分清晰,如小犬座南河叁。 G型: **,表温5000度至6000度,强烈钙线及其他金属元素谱线,氢线弱,如太阳。 K型: 橘**,表温3500度至5000度,金属元素谱线增强,如牧夫座大角星。 M型: 红色,表温2000度至3500度,氧化钛分子带突出,金属线仍强,如猎户座参宿四。 另有不到1%的恒星依其特徵分为R、N、S与W四种附加型。前叁者由橙到红色,与K、M型相似,W则与O型在蓝色尽端。
发表评论